小核酸药物企业瑞博生物递表港交所,去年亏损2.81亿元

2021年科创板上市未果,时隔四年,国内小核酸药物龙头企业瑞博生物转战港股。

4月25日,港交所官网显示,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博生物”)递交港交所上市申请,中金公司和花旗为保荐人。瑞博生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7年,专注于研究和开发小核酸药物。早在2020年12月,该公司曾递交科创板招股书,但2021年终止。

瑞博生物最为业内所关注的是2024年1月与知名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BI)达成的一项交易。根据协议,勃林格殷格翰与瑞博生物及瑞博国际研发中心共同开发治疗非酒精性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的小核酸创新疗法,总交易金额超过20亿美元。

瑞博生物管线

上述交易中的小核酸创新疗法是近些年国内外医药行业的热门赛道之一。小核酸药物主要包括小干扰RNA(siRNA)、反义小核酸(ASO)和适配体,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调节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进而调控相应的蛋白质功能。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从2019年的27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4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3%。在技术持续进步、上市批准及临床验证不断增加的推动下,预计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将加速增长,从2023年起以26.1%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33年达到467亿美元。

小核酸药物正是瑞博生物的专注领域。最新的招股书显示,瑞博生物是专注于siRNA疗法的全球领军者,目前,公司已创建全球最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有六款自研药物资产处于临床试验,涉及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的七种适应证,其中四款处于2期临床试验中。其核心产品RBD4059(靶向FXI的siRNA)是全球首款,也是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2025年2月,RBD4059在瑞典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的2a期试验完成患者入组,该试验预计将于2025年底前完成。

除了核心产品RBD4059,瑞博生物还在推进RBD5044和RBD1016两款关键产品,其中RBD5044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APOC3的siRNA,针对的疾病是血脂异常。RBD1016是一款在研肝病产品,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包括丁型肝炎病毒(HDV)合并感染患者。瑞博生物称,目前的抗病毒疗法主要是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作用有限,并未达到有效实现功能性治愈。RBD1016可能发挥多重抗病毒作用,是未来实现慢性乙肝功能性治愈的联合方法的重要支柱疗法,及治疗慢性丁肝的领先siRNA候选药物。

牵手勃林格殷格翰之外,瑞博生物还曾与国内大型制药企业齐鲁制药签订合作。2023年12月,瑞博生物将抗PCSK9小核酸新药RBD7022在大中华区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授权许可给齐鲁制药,瑞博生物将获得总计超过7亿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以及最高两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率。由于尚没有产品实现商业化,瑞博生物当前的收入主要依靠这些授权交易。

瑞博生物2023年和2024年财务情况

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瑞博生物的收入分别为4.4万元和1.43亿元,期内净亏损分别为4.37亿元和2.81亿元。2023年和2024年的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2.1亿元和1.68亿元。

对于此次港股融资的用途,瑞博生物称,将用于RBD4059、RBD5044、RBD1016等多款在研产品的研发;为研发处于临床前申报试验阶段的管线资产提供资金;推进临床前资产以及加强公司的技术平台;将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瑞博生物股权结构

从股权结构来看,瑞博生物创始人梁子才、莫华、席真、张礼和等构成一致行动,合计控制约30.84%的股份。梁子才是瑞博生物创始人,60岁,担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招股书披露的简历显示,梁子才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和制药产业研发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超过35年的丰富经验。2006年1月至2017年8月梁博士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聘教授;同期亦兼任该研究所教育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北京大学生命学科学位委员会委员。自2017年至2020年,长期离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