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润发扭亏,下一步是调改

界面新闻记者 | 赵晓娟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5月20日晚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06808.HK)发布了从阿里巴巴剥离出来后首份年度业绩报告。

报告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2025财年,公司在该年度的收入为715.52亿元,较2024年的725.67亿元减少10.15亿元,减幅为1.4%;净利润方面,其年内溢利则实现了扭亏为盈,达到3.86亿元,2024财年的净利润为-16亿元。

管理层指出,收入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关闭长期亏损门店,以及及淘菜菜及天猫共享库存业务等供应链业务收缩。2025年财报报告期内门店数量达到505家,覆盖207个城市;对比来看,2024财年大润发的门店数量为472家‌。

高鑫零售作为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前三的零售商,曾因高效、坪效之王著称,其旗下涵盖了多种业态,包括大卖场、中型超市(大润发Super)和M会员商店,在2019年业绩达到1000亿元巅峰后开始回落,净利润在2022财年首度出现亏损。

相比于2023财年的扭亏,2025财年的扭亏幅度更大,不过这次扭亏更多靠“节衣缩食”。

在营业额下滑的情况下,实际上,高鑫零售扭亏更多依赖费用的缩减,即降本增效的措施。财报显示,高鑫零售2025财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52.32亿元,较2024财年的181.78亿元减少29.46亿元,减幅为16.2%。这其中的动作包括优化门店员工用人结构和模式、负现金流量门店应计的减值损失减少等。此外,行政费用也同比下降了24%。

而最终费用的节约部分弥补了毛利的减少,有效缓冲了毛利空间收窄带来的压力,这也有赖于新任CEO沈辉的“价格竞争力策略”。

去年3月,沈辉接替阿里系的管理层林小海出任高鑫零售CEO职务,同时提出了“重塑价格心智和营收增长”的策略,例如自有品牌商品重回低价路线,和几百个“大润发必买”、“加量不加价”、“天天便宜”系列商品,界面新闻在大润发北京西红门店看到,大润发用一整块区域辟出了“超省”系列区域,产品以日用品和零食、大米、蜂蜜等产品为主。

此外,一些自有品牌产品的货架上还贴有“抖音团购”标识,鼓励消费者通过抖音平台购买满减或者特定商品的优惠券核销,以拉动门店客流和客单价。

大润发可参加抖音团购的商品。(图片拍摄:界面新闻 赵晓娟)

这一策略在财报数字中有所体现,高鑫零售同店销售有了小幅提升,从上半财年0.3%的增幅提升至全年增长0.6%。

与此同时,M会员店会员费用收入3600万元,比去年1600万元大幅增加。根据财报,高鑫零售旗下拥有7家会员店,其中4家门店为2025财年开设。今年4月,M会员店还与外贸企业达成合作,引入外贸类服饰以保持商品的差异化。

财报同时释放了大润发将在中型门店业态发力的信号。高鑫零售称,在全渠道多业态发展的长期战略下,中超业态大润发Super表现亮眼,报告期内新开4家,门店数量达到33家,商业模型基本跑通,同店销售实现5.9%的高增长,将成为未来集团新开店的主力业态。

大润发Super面积为1500平方米至3000平方米,依托大卖场的供应链资源,精选5000-8000款商品,其中超过1000款商品坚持长期低价。

不过财报没有披露这一业态的具体开店目标,按照现有的速度,其拓展速度并不快。高鑫零售对此回复界面新闻称,大润发Super展店主要聚焦大润发的核心区,以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为主。此外,大卖场的自主调改正在筹备当中,目前调改试点门店还处于打磨状态。

横向对比看,几乎所有的大型零售商都有调改、尝试新业态的动作。

沃尔玛开始重新测试此前被放弃的社区型小店模式。今年上半年,沃尔玛在深圳龙华壹成中心、新德家园开设了两家小门店,面积在500平米左右,门店定位“你的新邻居”,主打“天天平价”策略,以“前置仓+云店”模式为主,商品结构与奥乐齐(ALDI)接近,对标意味明显。

盒马去年以来也在发展对标奥乐奇的业态盒马NB,今年盒马还在华东市场(江浙沪)开启了大规模店长招募计划。今年3月,无锡首家盒马NB开业首日吸引了客流近1万人次,营业额突破100万元。

永辉则自去年以来开启胖东来式的调改,到5月16日,其全国调改门店数量已经达到78家。根据永辉官方披露的调改规划,永辉超市将于7月底前实现调改门店突破150家、覆盖全国60城的阶段性目标,并计划在2026年农历春节前将调改门店规模扩展至300家,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品质零售网络。

今年永辉向外界发布了一份调改成绩单,显示出2025年第一季度,41家完成调改的“稳态门店”,也就是开业满3个月的门店,在一季度累计实现利润7472万元。

而相比之下,高鑫零售的动作并不迅速,其低价策略也还尚未明显奏效。零售专家胡春才向界面新闻分析,中国实体零售无法再继续走低价路线,因为这一条路已经被电商堵死,例如永辉在调改之前曾经在门店做过折扣化模式改革,但最终被市场证明这一策略并不奏效。

在胡春才看来,实际上,大卖场更应该做的是升级“人货场”这一模式,采用更高效的人员、更优质的商品和运营效率,类似胖东来的运作模式,让卖场的商品具有性价比的同时还有差异化,这种转型背后往往需要企业决策者承受一定的前期亏损,因为人效提升的背后是薪酬的提升,商品打磨同样需要花费人力和时间。

而对于传统零售企业而言,中小型门店也会更加考验其对社区消费喜好的洞察,以及商品选品等供应链把控能力。

高鑫零售在财报中称,未来将打造“天天低价+社区生活中心”模式,结合商品力的提升,优化卖场动线,运用现代技术和数字化工具,实现成本、效率和服务的平衡。截止到5月21日收盘,受业绩刺激,高鑫零售股价一度大涨11%,至收盘时涨幅3.61%至2.01港元,为最近半年最高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