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会引爆酒店房价背后,日本经济正加速走向“过热”?
5月18日傍晚,在大阪热门商业区难波附近的一家饭店门口,几位韩国游客整整站了一个小时才排到座位,而旁边的麦当劳则在自助点餐时提示“目前无法接受堂食,只能提供外卖”。
恰逢周末,整个区域的人流量堪比我国“黄金周”,500米的路程整整要走10分钟,一些网红店门前附近几乎寸步难行。

心斋桥区域人流拥挤。作者摄
酒店一房难求,机场吞吐量备受吐槽
这主要是大阪·关西世博会带来的人流。
“从一个多月前开始,我们就基本处于满订状态。”位于大阪港区天保山一家中高档酒店服务人员对笔者提到,而几个月前,这里的入住率时常不足50%。
自4月中旬开幕到5月10日,世博入场人数已接近250万人次。港区因离市中心较远,当地酒店平时主要服务商务出差人士,但因离世博会所在的“梦洲”岛比较近,因此目前入住率都在90%左右。
近年来日元的低汇率也是推动旅游的重要因素之一,日元贬值使得日本的旅游成本相对降低,吸引了更多外国游客前来旅游消费,推高了酒店价格。
一家在天王寺区的“舒适型”酒店,日常价格(双大床房)约405元人民币/晚,近日单人间的价格最高涨到920元。
“也有短周期。比如周末房价都在18000日元(约895元人民币)以上,但到周一、周二,房价会短暂回落,甚至可能回到平时水平。”一家酒店大堂经理说,并建议游客尽量错开周末预订。

大批游客在法国馆与美国馆前排起长队。5月12日下午摄于大阪市此花区的梦洲。共同社 图
不仅是大阪,京都、奈良等关西热门旅游城市同样一房难求。笔者周末原计划在奈良住宿,但发现酒店价格普遍超过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94元),最终被“劝退”。
受影响的还有关西机场一直以来就广受诟病的吞吐能力。机场的最新信息是,目前开放值机时间只提前1.5个小时,而安检排队长达50分钟,很多乘客须一路小跑才能赶上登机。
而这还未达到最高峰。
日本国际博览会协会12日称,此次世博会接待来场者预计达2820万人次,将实现日均约15万人次入场。而截至目前,单日最多的是开幕日的约12.4万人次。随着7月暑假到来,大阪市相关部门预计将迎来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游客数量。
从正面意义看,大阪世博会很可能成为日本经济真正走出30年低迷的标志。餐饮、住宿、娱乐业营收将达峰值,拉动当地物价提升,而机场、酒店等设施的容纳能力将再次迎来挑战。
本地物价上涨、税率过高,或引发政坛动荡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如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物价稳定,保障游客的良好体验的同时兼顾本地人生活质量,也是政策制定部门需要认真考虑和应对的重要课题。
日本总务省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核心CPI同比上涨3.8%,远高于央行设定的2%的通胀目标。尤其是食品价格上涨7.2%,创40年来新高。(见下图。作者制图)

笔者在大阪本地超市发现,食品价格普遍较高,一片西瓜含税售价高达647日元(约合人民币32元,下图,作者摄)。

更为夸张的是大米。自2024年米价冲上历史高点后,据《朝日新闻》今年5月19日报道,大米价格已涨至4268日元/5kg(约合21元人民币/斤),较2024年高位上涨一倍多。
“现在超市里大米经常断货,我们家已经一个月没吃米饭了。”一位日本朋友对笔者抱怨说。
分析认为,日元贬值、能源成本上升及农业保护政策是推高物价的主因。社交媒体上,“#食べられない(吃不起)”“#米がない(没米了)”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去年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日本普通劳动者的平均月工资涨幅为3.7%,达到199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最新的“春斗”(年度劳资谈判)结果显示,2025财年的平均工资涨幅更是达到了5%以上。
但即使如此,人们依然不太满意。一方面是CPI上涨加速,另一方面则是消费税等税率逐年增加。在一则流传甚广的短视频中,一个年轻人月薪30万日元,但需缴纳的综合税率却达到37%,到手只有19万日元。
物价上涨叠加税费提高,日本民众对政府经济政策的不满情绪日益强烈。目前来看,在野党希望降税,而执政党则更倾向于通过各项补贴以维持消费。
但是笔者认识的数位日本上班族均表示将在今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中重点关注物价和税率问题,此类民意很可能给已经失去众议院多数席位的执政党带来更大压力。
总体而言,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多年的低迷后正在复苏,CPI、工资涨幅双双突破3%,剔除波动较大的生鲜食品后的核心CPI也持续保持在2%以上,这更表明物价上涨并非短期因素驱动,日本已走出“通缩”的阴影。
但复苏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目前世博会产生的影响及物价上涨等可能会引发经济快速转向过热的担心;同时消费支出仍显谨慎、企业投资相对温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又促使日本央行保持谨慎态度。而长期存在的少子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结构性问题,也给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带来阻力。
(陆飞,前媒体人,现居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