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物流一季度利润增近16%,关税带来的进出口商流波动影响有限

安能物流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中国快运龙头企业回应美国关税政策波动的影响。
5月26日,中国快运龙头企业安能物流(9956.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一季度实现营收25.87亿元,同比增长8.8%;期内利润为2.28亿元,同比增长15.8%;经调整净利润2.42亿元,同比增长15.9%,经调整净利润率同比提升至9.4%。
一季度,安能物流完成零担货运总量达305万吨,同比增长5.9%。据财报显示,一季度公司300公斤以下货量同比提升18.4%,票均重同比下降17.3%至75kg;总票数同比增28.2%至4047万票,高毛利公斤段的市场优势进一步扩大。
安能物流于2010年6月1日在上海成立,行业首创货运合作商平台模式,2021年11月,在港交所上市。
“从利润来看,我们今年预期指引中年度利润指标完成的确定性很高。”安能物流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金云在5月27日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整体而言,一季度利润符合预期。他提到,一月至二月因过年假期原因,同比增长约在7%-8%,相较12月份增速是下降的。在二季度,三四月开始,考虑到市场竞争环境变化,同行业企业的价格策略都比较激进,安能做了价格策略调整并陆续落地,整体趋势比较好,四月实现了较好的增长趋势;五月份同比增长目前回到了相对比较正常的状态。
首席财务官徐昊强调,安能物流目前不会调整此前的年度指引。虽然今年行业竞争有一定变化,但部分变化在预期内,对于不在预判中的因素,公司会积极应对。徐昊还指出,今年公司策略会有所改变,各季度财报节奏可能跟前两年不同,但整体未脱离“有效规模增长”主轴,“2025年尚未过半,快运旺季还未到来,安能会和加盟网点一起应对市场竞争变化。”
据此前公布的2025年业绩指引显示,预计今年收入增长10%至15%,期望今年毛利率实现稳中有升,预计经调整净利润增长不低于20%,增速快于规模增长。资本开支方面,今年将会保持审慎,主要将资源投入到分拨自动化流水线的扩建,数字化投入以及车辆升级,总额会控制在3亿到4亿元左右。
对于近期关税波动对公司货量的影响,徐昊指出,有些物流企业确实受到了关税影响,尤其是因为关税带来的进出口商流的波动。但对安能来说,总体影响幅度比较有限、相对较小。
当前,快运行业竞争态势也在持续演进,行业整合加速。按运输网络布局,国内零担市场可细分为全网型、区域型与专线型三大赛道。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除全网快运板块收获了14%的规模增速外,区域零担和专线物流均呈现萎缩态势。受此影响,一些无法适应新变化的区域零担网络和专线开始倒闭,行业出清显著加速。
在零售端、生产端和商贸端 “小批量多批次,低库存高周转”的商流变化推动下,物流供应链加速向柔性化发展。据介绍,一季度安能物流的电商货源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6%,已成为TEMU国内头程的第一合作商,并与抖音、1688、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从去年以来大零担市场较为火热,有不少新玩家入场。”金云指出,安能目前核心聚焦“利润与品质并重的有效规模增长”,核心产品依然是“3300”,一季度3-300公斤段保持了较高增速。针对大公斤段产品增长,随着公司运营效率及成本不断优化,未来会做相应价格政策调整,且在二季度已陆续实施一些政策,结果显示不错。
在业绩会上,针对投资者关于大票零担市场竞争加剧及直营快运公司价格下沉的提问,金云表示,大票零担网络可能对专线影响更大,平台型公司玩法增多会加速专线和区域网络出清。从有效规模角度看,大票零担较难支撑全网型快运公司经营发展,尤其是安能这样的体量,因为大票货物二次转运成本过高,市场客单价相对偏低,成本与收入达成平衡难度大。公司一直在摸索如何分阶段组合线路及分拨中心,以达到理想的产品结构与货重比例,在规模和利润间实现最佳平衡。
对于同行竞争,金云进一步指出,顺丰、德邦、中通快运价格下沉本质上差异不大,“大家比较关注中通快运,可能是因其与安能相似。中通自年前开始激进投放价格策略,三月货量追近甚至略超安能,但安能已通过积极应对和调整,将货差拉回正常水平。安能与中通的竞争具备相互促进作用,本质上会推动整个快运行业向可持续、健康方向发展。”
业绩发布会上,徐昊表示,安能物流专注有效规模增长的战略不会改变,同时金云也提及,对于行业竞争,公司将会采取更加积极灵活的价格策略,今年对网点减少罚款,提高末端派件补贴,给予网点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持续加密网络,更注重网点的质量,与网点共同实现有效规模增长。
截至5月27日港股收盘,安能物流报9.12港元/股,跌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