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活力广东,实地感受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以不到全国 2% 的国土面积、9% 的人口,创造出全国超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24 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14 万亿元,连续 36 年居全国首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
如何实现经济上挑大梁,发展上成为示范先行,广东在不同领域有着自己的 " 活力答卷 "。
融合产学研,新兴行业在这里孵化
从转着手腕抛手绢,到甩开腿跑完半程马拉松,机器人成为了近期人们关注的新热点。机器人还能做到多少事,又能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走多远,在深圳阳台山南部余脉和塘朗山之间的 " 机器人谷 ",能找到时下最新的答案。
深圳市南山区 " 机器人谷 " 位于大学城及其周边,沿着留仙大道、地铁 5 号线分布,从长岭陂延伸到西丽和留仙洞。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哈工大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院校云集,大疆、优必选、越疆机器人等企业在这里设立总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使这里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科技人才集聚高地。
上下楼就是上下游,产业园就是产业链,成为了 " 机器人谷 " 的时兴说法。一个想法从实验论证到设计研发,再到定制生产,整个流程结合前沿技术研发和本地工业制造两大优势,不仅能够令几乎所有创意都能找到实现的方法,流转效率也有着极大的区位优势。

展示中的多款原型机。南方网记者 张瑞霖 供图
以优必选为例,据工作人员介绍,企业部分产品线的产品迭代速率,能够缩短到不足六个月。在展示区域,多个机器人秀起自己的 " 绝活 ",有些可以弯腰拾取,端起 15 公斤的货物稳步前行;有些能够识别简单的线条手绘,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有些能够通过多项采集,模仿人类精确到每个指关节的动作。

展厅中的机器人与访客互动。新华网 于杨 摄
在成熟投产产品中,已有机器人可以独立完成流水线装配,也有多个机器人协同完成大件搬运等工作。能够给草坪割出自定义图案的机器人、可以自行下水清理游泳池的扫地机器人……适用于各种不同场景的机器人产品已经远销海外。
展厅中,一款无论被人如何推倒,都可以自己重新站起来的小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而作品的设计者是江苏某小学的学生,通过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编程兴趣课,学生们自己完成了相关程序编写和组装制作。
结合多家高校的高精尖实验、企业整合的算力资源和本地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技术创新和行业产业落地在 " 谷 " 间打磨优化,创新成为串联起机器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机器人在这里跑得 " 稳且快 "。
融合端与链,县域经济在这里发展
筒仓、冷库满满登登,货车、工程车川流不息,在惠州博罗县泰美镇的粤港澳大湾区(广东 · 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已建成的中心正有条不紊地运行,规划好的新项目正热火朝天地建设。
依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国供销集团、广东省供销社、惠州市政府三方共同承建," 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旨在 "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推动广东乃至全国主要农产品产区融入大湾区 "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水缸子、茶罐子、大厨房 " 建设。
自 2021 年基地正式启动以来,以累计超百亿元的产值,助力广东省 "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基地业务负责人冯继明表示,通过标准化的入库、加工、仓储、物流等系统,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上,省却了从产地到销地的多级农贸批发市场,提高了供应效率,减少了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浪费,同时也降低了多项流程带来的额外成本,确保了消费者的实惠和农户的收益。

基地内的鸡蛋冷藏仓库。新华网 于杨 摄
通过询问现场工作人员得知,在覆盖 2 小时车程的湾区生活圈里,集中化和产业化的物流仓储能够实现蔬菜损耗率不超过 8%,蛋类损耗率低于 5%,以及肉类损耗率趋近于 0。入驻企业通过上午备料,下午包装,到了晚间就能将可以直接烹饪的净菜送进消费者的厨房里。
据冯继明介绍,在后续规划中,基地将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通过引入茶咖饮品、食用菌等研发机构,为农产品寻求高附加值的新出路,助推大湾区现代农业与食品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服务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建设。同时基地将进一步加快现有体系和保税区建设,实现服务范围逐步扩大,以达成中国味道走出中国的愿景。
融合岛与岛,居民生活在这里更便捷
数据显示,15 年来,横琴 GDP 从 2.85 亿元大幅增至 538 亿元,澳资企业数量增长超 400 倍。横琴与澳门两地仅一河之隔,最近处不过 187 米,如何使两地居民往来学习、工作更便利,让 " 双城记 " 成为生活常态,成了发展的新课题。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自 2024 年 3 月以来,通过分线管理," 一线 " 基本放开,简化申报程序,实现澳门车辆通关从 10 分钟缩短到 100 秒,五部门 " 合作查验、一次放行 " 的一站式查验通道使得口岸通关效率提升 40%。据珠海边检总站横琴边检站数据,自分线管理实施以来,横琴口岸出入境流量实现 " 双突破 ":2770 万人次旅客与 297 万辆次车辆通关,同比增幅达 31% 和 33%。
在生活方面,由粤澳两地携手合作,为澳门居民在横琴建设融合优质居住空间、教育、卫生、社会服务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成为澳门居民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另一选择。
其中,澳门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统筹的澳门政务 24 小时服务中心,为澳门居民提供澳门特区政府 12 个部门 67 项自助服务,以及 4 个部门 140 项遥距人工服务,实现澳门居民不出小区就能办理多项澳门政务服务。
而新晋入驻的横琴澳门新街坊卫生站服务,通过派驻医师、备案药品等多项工作,为澳门居民提供妇幼保健和一般门诊服务。据澳门卫生局主治医生黄子秉介绍,澳门居民可以在卫生站完成多项问诊、检查等门诊服务,门诊也可以开具领取经广东省药监局审批备案的药物。

卫生站每天可提供约 30 人次的保健门诊和 50 人次的护理服务。南方网记者 张瑞霖 供图
黄子秉在采访中表示,包括血常规化验等一些卫生站不能实现的医疗服务,通过和珠海本地医疗机构合作,也能够方便快捷地取得结果,进一步为居民就医提供了便利。
方方面面、桩桩件件,各处无不体现着岭南处处是春天,广东时时无闲人。通过增强发展潜力、提升经济活力,广东正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积聚更大动能。融合优势和强项,以人为本,向新出发,广东向世界展现出一个不僵化、不停滞、不懈怠的活力广东。(于杨)